第2章 泛黄的设计图

>>> 戳我直接看全本<<<<
深秋的梧桐叶飘落在出版社窗台时,雪宁收到了总编递来的烫金聘书。

墨绿色封面上"首席特约编辑"的字样在阳光下泛着冷光,她却盯着项目负责人那栏的"方亦忱"三个字怔住了。

"方先生不仅是著名建筑师,这次还跨界写了本建筑美学专著。

"总编兴奋地推了推眼镜,"江编辑,这个重点项目就交给你了。

"雪宁的手指无意识摩挲着聘书边缘。

那个雨中赠伞的男人,原来竟是业界传奇的方氏建筑继承人。

她想起伞柄上"方忱"的刻字,突然明白那是他名字的简称。

初次视频会议那天,雪宁特意提早半小时调试设备。

当屏幕亮起的瞬间,她猝不及防撞进一双深海般的眼睛。

方亦忱穿着藏青色高领毛衣坐在书房里,身后是整面墙的建筑模型,暖黄台灯将他棱角分明的轮廓镀上一层柔光。

"江小姐对宋代营造法式的研究令人惊艳。

"他开口时,修长手指轻点着面前的书稿,"关于第六章斗拱结构的配图......"雪宁强迫自己专注于专业讨论,却发现对方总能精准捕捉她藏在注释里的巧思。

当提到飞檐弧度对光影的影响时,方亦忱忽然倾身向前:"这个细节,江小姐是否实地考察过拙政园的见山楼?

"她呼吸一滞。

那是尹然带她去过的地方。

视频结束后,雪宁冲进洗手间用冷水拍脸。

镜中倒影与三年前的自己重叠——那时她穿着月白旗袍站在见山楼前,尹然举着相机轻笑:"我们雪宁比这些木头榫卯更精妙。

"手机震动打断了回忆。

方亦忱发来邀请:”本周西拙政园闭馆维护,不知江小姐是否愿意与我实地探讨书稿细节?

“雨打芭蕉的声音忽然在耳畔轰鸣。

雪宁想起那把黑伞此刻正躺在办公室储物柜里,伞骨上凝结的水珠仿佛从未干涸。

园林里飘着细雨,青石板路泛着幽光。

方亦忱举着把素色油纸伞,与雪宁保持半步距离。

他今日穿着烟灰色中山装,衣襟别着枚白玉螭龙扣,倒像是从《园冶》里走出来的文人。

"小心苔滑。

"他在九曲桥前自然地伸出手。

雪宁假装整理鬓发避开触碰,却闻到他袖口若有若无的沉香味。

这气息让她想起尹然制药时满屋的中药香,喉间蓦地发苦。

"方先生认为园林最重要的是什么?

"她故意加快脚步。

"呼吸。

"他停在漏窗旁,指间掠过雕花孔隙,"让光与风在砖石间流动,就像......"话音未落,一阵穿堂风忽然卷着桂花掠过,金屑般的花瓣落在雪宁肩头。

她本能地后退,后腰却抵上冰凉的太湖石。

方亦忱的伞及时倾斜,为她挡住簌簌落下的雨滴。

这个瞬间太近了,近得能看清他睫毛上细小的水珠。

"就像这样。

"他低沉的嗓音混着雨声,"建筑该是活着的生命体。

"雪宁突然剧烈颤抖。

三年前的同个位置,尹然握着她的手按在石壁上:"你看,这些纹理都是时间在呼吸。

"那时癌细胞己经在他肺叶扎根,他却笑着说要设计能治愈人心的建筑。

"抱歉!

"她仓皇推开方亦忱,珍珠发夹勾住他的袖扣,青丝如瀑散落。

跌跌撞撞跑出园林时,雪宁没注意到方亦忱僵在半空的手,更没看见他弯腰拾起那缕断发时眼底的痛色。

首到出租车驶上高架桥,她才惊觉掌心里攥着枚温润的白玉扣。

深夜,雪宁在台灯下展开尹然的遗物。

泛黄的速写本里夹着张设计图,潦草标注着"未完成的呼吸空间"。

当她翻开今天拍摄的园林照片,心脏突然停跳——方亦忱书稿里的设计图,与尹然的构思竟有七分相似。

窗外惊雷炸响,雨幕中浮现出更深的谜团。

此时城东公寓里,方亦忱正凝视着玻璃柜中的建筑模型,那是用银杏叶脉络制成的肺部结构图。

手机屏幕亮起,显示着来自疗养院的讯息:”尹然先生临终录像己修复完毕。